帮你快速找医生

莫名哭闹、口水变多、发热?可能是宝宝准备发“牙”啦

2020年12月29日 9282人阅读

宝宝一哭闹,妈妈就烦躁。更令人郁闷的是,有时候宝宝哭闹不止,家长们却找不到明显的原因。结果没过多久,宝宝又像没事人一样自己玩了起来。这不禁让生娃之后常常“脑洞大开”的妈妈们更担心了:宝宝是不是生病了?

别着急!家长们不妨检查一下宝宝的嘴巴,特别是牙龈的位置。如果你发现:宝宝的牙龈有一点点红肿,或者下牙龈门牙的位置有一颗小白点,那么恭喜你,之前的焦虑可以暂时放下了,因为——宝宝即将发“牙”啦!

宝宝无端哭闹?发牙可能比你想得要早

平均来说,宝宝在6个月左右的时候长出第一颗乳牙,但在实际情况中,有的宝宝4个月开始长牙,也很正常。一般宝宝长出的第一颗牙是下门牙,然后是上门牙,接着由中间往两边依次萌出,大约在3岁前,约20颗乳牙将全部出齐。

假如宝宝1岁还没长牙的话,也不必过于着急。出牙的时间与家族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不代表是发育出了问题。

以下是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出牙顺序、换牙顺序及月龄的示意图,爸爸妈妈们不妨参考一下,在接近出牙月龄的时候,对宝宝的口腔和不良反应予以关注。

这些莫名产生的“症状”,其实是长牙的前兆

虽说萌“牙”时间一般在4-6个月左右,但是有一些敏感的宝宝可能提前1-2个月就已经表现出了长牙的迹象:

比如说,口水增多,怎么擦也擦不完,一天要换好几条口水巾。

比如说,忽然特别喜欢把书本、纱布、摇铃等塞到嘴里,然后狠狠地咬扯,包括母乳妈妈“可怜”的乳头。

比如说,食欲不振又烦躁不安,容易夜醒、哭闹,甚至出现38℃ 以下的低烧。

面对这些症状,老一辈总是会比较担心,“是不是缺铁啊?” “口水这么多,是不是要长口疮?”之类的问题轮番上阵。

对此,妈妈们请千万要保持冷静淡定的态度,并对宝宝进行综合观察。如果宝宝只出现以上情况中的若干种,而又没有其他症状的话,则多半可以判断是长牙期的不适。

怎样缓解长牙期间的不适?

如果判断出宝宝是出牙前的不适,《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建议家长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让宝宝减轻疼痛:

① 用干净的手指或凉水浸湿的纱布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如果已经尝试给宝宝添加辅食,可以将食物弄得更软而温凉。

② 在使用磨牙胶或咬环前,稍微冷藏一下,凉凉的感觉可以让牙龈肿痛的宝宝变得稍微舒服一些。

但千万不要使用冷冻过的牙胶,因为冷冻过的牙胶会过于坚硬。也不要使用充满液体的牙胶,以防宝宝咬破牙胶外壳后吞下液体。

③ 及时用洁净纱布擦拭宝宝流出的口水,保持宝宝下巴及口周肌肤的干燥。

④ 平时多陪伴宝宝,多进行亲子游戏,将宝宝的注意力从长牙期不适上分散。

除此之外,家长们还应注意:在宝宝乳牙萌出后,就应开始使用婴儿牙刷给宝宝刷牙了。并且,无论是白天小睡还是晚上入眠,都应避免宝宝含着奶瓶、乳头入睡,以防宝宝的乳牙因奶水浸染而患龋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