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诊前须知-三叉神经痛】根治“要命”的脸痛,还是要给神经、血管减压

2020年09月03日 78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大部分患者在看病时都会犯“拖延症”,以为不治疗就能自愈,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姜海涛教授介绍: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还会让患者痛苦不堪,并且不会自愈,随着病程的延长,疼痛范围越来越大,可能会发展至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会影响到手术预后的效果,再者由于患者年龄增长,后期如果出现其他疾病,可能会丧失手术根治的机会,因此,建议一经发现就要积极的尽早治疗,切不可拖延病情。

  根治“要命”的脸痛,还是要给神经、血管减压

  根据门诊数据显示,这部分患者首诊时并非在神经外科,特别是三叉神经痛患者常误以为自己是牙痛,更有患者为了止痛盲目拔牙,曾有一位患有30年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什么方法止痛就会去尝试,做过多次的伽马刀治疗,效果一次比一次短,吃过各种止痛药,效果都不好,反而病情越来越重,疼痛让他不敢吃饭、不敢喝水、不敢刷牙;也有的患者无法承受剧烈的疼痛,放弃生命……事实上,目前通过手术解除责任血管与神经压迫,根治率可达到85%-95%以上。

  而关于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很多人认识都存在误区,在临床诊疗中,很多患者在服用大量卡马西平等药物时已经出现严重肝肾功损伤、或严重的头晕已经无法站立,才考虑手术。更甚者,有的患者在门诊见到他时,误诊误治,盲目拔掉了一口健康的牙齿,也有一部分患者不知道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这类患者门诊中经常遇到。

  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姜海涛教授专家组:不断优化显微血管减压术

  由于此类手术位于脑干附近,对于术者的显微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国内各地区之间开展也不均衡,手术风险及手术后并发症如何降低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2008年,姜海涛教授完成我院首例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手术新技术立项,设立颅神经疾病治疗组,填补交大一附院在颅神经疾病规范化、个体化诊疗的空缺。

  姜海涛教授介绍“我们知道颅神经疾病位于脑干附近,显微血管减压术看似简单,但是能够做到手术安全、并发症低的更高境界,并非像大家想的只是解除责任血管与神经压迫,这是需要长期大量的努力与训练的,对于术者的临床解剖技艺及显微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随着神经内镜的应用,在复杂神经外科疾病手术临床的重要意义。在2011年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完成了“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为了共同开展MVD工作,共享各医疗机构临床及科研资料,建立特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共同申报科研课题,以提高我国MVD整体治疗水平,为更多的颅神经疾患患者解除痛苦,设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颅神经疾患诊疗学组。2017年姜海涛教授被选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颅神经疾患诊疗学组委员,同时,我院也被纳入中国研究型医院颅神经疾病专业组成员单位。

  2018年,姜海涛教授专家组成功完成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后的病人多模态三D融合,图像清晰,和术中所见完全吻合。这一成果将为我们行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前提供准确诊断,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对于我院神经外科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姜海涛教授在从事颅神经疾病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十余年来又一重要研究课题。

  MVD手术的“三重保险”:即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电生理监测及多模态影像融合与3D打印技术共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手术治疗的风险,避免了有多处血管压迫的患者在术中探查的遗漏,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出现面部神经功能障碍的概率。

  专家组十二年来不断的探索与研究,2019年成立我院首个颅神经疾病多学科协作组(MDT),联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伽玛刀中心、影像科、康复医学科及耳鼻咽喉科等多学科的交叉、整合、集中的诊疗,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通过严谨、全面、细致、规范的协作配合工作,制定出最优化的诊治方案,全新的诊疗模式为患者的就医、康复、护理提供全程便利,解决了患者就医时确诊难,确诊后转科转诊的诸多麻烦。

  同年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为《中国颅神经疾患诊疗协作组》成员单位,标志着其功能神经科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患的规范化诊疗与国际接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