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什么我国胃癌筛查选择检测幽门螺杆菌和胃蛋白酶?

2019年07月14日 887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世界各地的胃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最高的地区包括东亚、东欧以及中南美洲部分地区。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我国成人Hp感染率高达60%,也属于胃癌高发国家。2015年,胃癌全年新发67.9万例,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列第2位;死亡49.8万例,居所有肿瘤第2位,占全世界胃癌死亡的2/3。按性别,胃癌在男性最常见肿瘤中居第2位,在女性居第3位。
        由于胃癌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所以一经发现常为中晚期,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若筛查出早期胃癌,通过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但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2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因此,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精细筛查、对发现的早期胃癌及时治疗是降低胃癌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
        以李兆申院士为首的我国学者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包括: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③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④胃肠道肿瘤患者父母和亲兄弟姐妹;⑤存在胃肠道肿瘤其他高危因素等。
        目前常用的胃癌筛查方法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Hp抗体检测、上消化道钡餐和内镜筛查等。其中,PG I的浓度和(或)PG Ⅰ/PG Ⅱ的比值下降提示受检者发生萎缩性胃炎,而血清PG Ⅰ和Hp抗体检测可以有效对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决定进一步的检查策略。
那为什么我们国家把幽门螺杆菌和胃蛋白酶做为胃癌血清学筛查的指标呢?这二个指标检测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这二个指标一是确定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二是看看有没有胃粘膜萎缩的倾向。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同为胃癌的危险因素,我国的胃癌中大多数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相关,所以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人群作为胃癌筛查重点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在很多体检单位,把幽门螺杆菌抗体和胃蛋白酶(PG)做为体检项目,那什么情况需要进一步做胃镜检查呢?如果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PG I的浓度和(或)PG Ⅰ/PG Ⅱ的比值下降(提示受检者发生萎缩性胃炎),这种情况应该进一步做胃镜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一方面进一步确认有没有现症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胃镜标本快速尿素酶检测或呼气试验检查。另一方面通过胃镜检查,明确有没有胃粘膜萎缩以及萎缩的范围,甚至有没有早期胃癌的情况。
那检查后我们可以做什么事呢?首先如果明确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使用规范四联疗法根除,同时建议家庭成年人也做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如果有感染,建议一起根除。其次,如果胃镜明确有萎缩性胃炎,需要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胃镜。目前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还是肯定的。胃镜复查一般根据情况主张一到二年一次,检查胃镜要注意精查,并做病理化验。还有就是如果发现早癌或上皮内瘤变等等情况,要及时根据情况选择胃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总之,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重视早期胃癌的筛查非常重要,只有全民重视早期胃癌的筛查,才能真正有效的达到防治胃癌的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