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头晕头痛不是小病,需警惕是否慢性脑供血不足
2016年08月06日 【健康号】 李瑞惠     阅读 26427

  一些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多数家人都认为是年龄大了的自然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慢性脑供血不足一般在45岁,特别是在60岁以上的中老人最常见,因为人脑的血流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 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如果同时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可能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加速脑血管硬化、狭窄,脑血流量更加减少;此外,颈椎病及颈项软组织病变(如肌筋膜炎)也是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际上,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危害远远超出人们的相像,它可能引发脑缺血缺氧,使脑实质发生广泛弥散性病变,脑的整合机能明显受损。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肢体麻木、失眠、多梦、记忆力明显减退等运动神经功能失灵、感觉功能障碍症状,有的还会表现为性格突然改变,与平日反差极大等意识及精神异常。这些都是中老年人由于慢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脑功能衰退的症状。

  更为严重的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如果控制不好,在一定情况下就会出现一过性相对完全的脑机能障碍,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不能持物,嘴角歪斜,说话不清楚,单眼黑朦或视物飘动等。此类症状可反复发作,在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是中风即将来临的信号,严重时可发展成为缺血性卒中。

  医学研究也证实,在老年痴呆症发病前期患者会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症状的存在。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原则是提前介入、治未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明显,病情较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时,建议住院对症综合治疗。

       对于颈动脉严重狭窄(超过70%)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型术。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