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瞄准致癌位点的“生物导弹”
2015年01月14日 【健康号】 李鹤成     阅读 14923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以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20世纪70年代后,化学药物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NSCLC非手术治疗上,标准的含铂类两药方案首次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4-10.3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26%-43%,且疗效已达瓶颈,很难再取得突破性进展。虽然化疗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动摇,但其疗效已达到一个平台期,毒性及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于是,肺癌的靶向治疗也应运而生。所谓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靶向治疗也因其可靠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轻,成为最受关注和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与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ML-ALK)是临床上最成熟的治疗靶点。

       靶向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即小分子药物如易瑞沙(化学名吉非替尼)、特罗凯(化学名厄洛替尼)、赛可瑞(化学名克唑替尼)及单克隆抗体如阿瓦斯汀(化学名贝伐单抗)、爱必妥(化学名西妥昔单抗)等。

       在晚期肺腺癌驱动基因的研究中,EGFR基因敏感突变是最早发现的治疗晚期NSCLC的基因靶点,也是目前研究最多、证据最充分、了解最深入的一个分子靶点。早在19世纪90年代,人们便发现EGFR可作为NSCLC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发现EGFR突变可预测NSCLC患者对酪氨酸酶抑制剂(TKIs)的敏感性,EGFR突变阳性患者对TKIs的反应令人惊喜。接下来,在2009年至2013年,就关于EGFR突变NSCLC患者选择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或TKIs治疗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这些试验较前期研究显示出了2倍以上的治疗应答率,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也得到了2倍以上的延长,同时经过TKIs治疗后,与化疗对比,患者的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

       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的患者中,首次治疗便使用易瑞沙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化疗组;而EGFR基因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中,化疗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易瑞沙组。由此可见EGFR基因突变状态对于晚期NSCLC治疗选择的重要性。不过可喜的是,与高加索人群相比,将会有更多的东亚患者可以从针对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中获益。这是因为,研究结果显示,51.4%的亚裔晚期肺腺癌患者具有EGFR基因的敏感突变,而在西方晚期肺腺癌患者中该突变率仅有17%。所以对于我国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应该在治疗之前常规进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检测,为决定靶向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易瑞沙泛亚洲研究还分析了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现使用易瑞沙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化疗组明显改善。

       克唑替尼是全球第一个小分子ALKc-Met双靶点口服抑制剂。克唑替尼的Ⅲ期临床研究对比分析了克唑替尼和传统化疗药物对首次化疗失败后再次治疗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克唑替尼与化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5.3%19.5%;克唑替尼组、培美曲塞组和多西他赛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5.7%29.3%6.9%,克唑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明显优于化疗组。鉴于上述研究结果,2012年欧洲内科肿瘤学会和2014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均推荐克唑替尼用于包括首次治疗在内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

       贝伐单抗是针对血管生成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在接种了结肠癌的裸鼠模型上,使用贝伐单抗可减少微血管生成并抑制转移病灶进展。贝伐单抗于2000年左右在NSCLC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2004年的一项随机试验表明,在非鳞癌NSCLC患者中,相对于传统化疗方案,当联用贝伐单抗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得到显著延长。2006年报道了更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该研究阐明了非鳞癌类型的NSCLC患者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后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这也直接促使了贝伐单抗应用于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的联合化疗。

       靶向治疗的疗效不仅在临床试验当中得到了证实,在临床工作当中也造福了相当一部分患者。记忆犹新的两位患者,一位来自安徽淮南,是一名护士,确诊时37岁,已属肺癌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经病理确诊基因突变检测后,开始行靶向治疗。现已服药2年余,复查胸部CT病灶基本消失,而且身体状况良好,与服药前无明显差别。另一例为上海本地5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经肺科医院活检病理确诊后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现在病灶稳定,生活质量高。

       目前,肺癌治疗已经进入到基于分子靶点的个体化治疗时代,多项针对驱动基因的大量新型靶向药物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期待这些研究能够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靶向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有效结合和合理应用,将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不断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李鹤成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门诊胸外(北部),普...
肺、食管、贲门、纵膈、胸膜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