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2014年11月29日 【健康号】 李放     阅读 10655

       出于各种原因,用人工假体替换自身病损的关节,称之关节置换术。这种手术正越来越普及,其中尤以髋、膝关节置换为主要代表。术后康复是人工关节能否奏效的重要环节,但接受手术者获得合理康复的比例并不高。

       所谓户枢不蠹,是因为运动的关系。手术后的关节如果不动,会发生粘连和挛缩,造成疼痛,破坏关节的作用。髋、膝关节是负重关节,由于术后不能即刻负重,患者会选择卧床。长时间的卧床会带来身体各系统的危害:心肺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变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等。此外,置换术后的一系列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褥疮等,也和术后不活动密切关联。关节是有“感觉”的,人工假体则是无生命的。如没有合理的术后训练,关节的位置感和运动感减退,会削弱包括平衡能力在内的运动能力。

       反过来,如术后进行不适当的运动,则会造成假体松动或脱位,使手术前功尽弃。而后期如进行不当运动,会降低假体的使用寿命。

       合理的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既要避免制动的危害,又要减少运动不当的后果。它可以程序化进行,但需根据各人情况,略加调整。一般而言,“术后”康复可以从术前开始,病人可从物理治疗师处学会呼吸训练等保健活动的方法,术后清醒即可开始自行练习。术后最初几日仍需卧床,但可以在床上进行一系列活动。行全髋置换的,可以在固定髋的前提下,适当练习膝和踝关节的活动,也可以做腹背肌肉的静力性收缩。随术后疼痛消失,要逐渐开始髋部伸展练习。此时需注意要避免髋过度屈曲和内收,这两个动作有致假体脱位的风险。如手术使用骨水泥填充,则3至4日后可在治疗师保护下下床,在步行辅助器械中进行循序渐进的行走训练。如使用生物材料填充的,则行走时间要推迟到数周后开始。稍后,则要进行仔细的肌肉力量和平衡功能练习。行全膝置换的,可在术后早期进行固定膝关节的直腿抬高运动和踝关节活动。数日后疼痛缓解,要开始并尤其注意伸膝练习,恢复伸直膝关节的能力。全膝置换下床的时间和全髋置换相同。但实际上,很多病人的下床行走都晚于这个时间表。病人在练习时不应发生明显疼痛。有病人为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进行忍痛牵拉关节的,不仅常常无助于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而且会发生新的损伤和炎症。

       全髋置换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坐骨神经损伤,其主要表现是踝关节不能背屈。可以留意。手术后的一般水肿可以在活动或抬高下肢后消除,明显水肿则要怀疑并排除深静脉血栓。

       人工关节有其使用寿命。冲撞性运动如跑步,可能缩短其寿命。因此,建议选择游泳作为日常健身方式。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