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智器”回归 “重器”求智

信息经济下的萧山转型样本

2014-08-05 来源:杭州日报

      廖杰远准备带着他的挂号网“回家”。

       三年前,只有60多人的挂号网初创团队出走萧山,很大程度是为了求贤以及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三年后的今天,在挂号网年用户超过7200万人次时,廖杰远毅然选择了跨江回萧,用他的话来说,同样是为了找寻更大的发展空间。

       萧山经济开发区内竣工不到7个月的杭州湾信息港内,廖杰远给自己找了间有落地窗的办公室,窗外一片足球场大小的工地,同样是此次廖杰远一并拿下的,“办公楼造起来后,可能还不够用,信息医疗会是一条需求量很大的生态链,很多相关的企业都会聚拢来。”

       从“出走”再到“转身”,对多年来一直领跑杭州乃至浙江区域经济的萧山而言,可谓喜闻乐见。他们愿意借助“新智器”来推动自身发展,与此同时,又不忘在老牌传统产业上的智慧转型。

引入“智器”,绘就新版图

       和多数深耕于信息经济之中的高新企业一样,这两年,廖杰远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盈利模式的问题——被公众免费使用的挂号网,到底靠什么赚钱?

       廖杰远是这么回答的,“当用户超过了5000万,真正开始探讨盈利模式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处处都可以赚钱。”

       在过去的2013年,已经与全国23个省份900多家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连接的挂号网,被超过7200万人次成功使用预约挂号,其中专家号有10万多人次,这也让挂号网的盈利愿景在短短三年就成为现实——“盈利产品主要是有三种,健康管理套餐、诊中就医服务以及诊后的服务推介。”

       以其中“诊中就医服务”为例,假设一位杭州的患者要去上海市中山医院看病,此项服务可以根据病人以往的病例,帮他找对专家,其间还可以提供火车票、住宿、接送等全程服务,到了医院还有专人接待——公众使用挂号网预约挂号的时候,并不需要付费,而后期可能选择的衍生服务,则是挂号网目前的盈利点。

       廖杰远携挂号网回萧,更像与当地政府在联手布局一盘更大的“棋”。按照萧山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其园区内建设的“中国智慧健康谷”,就试图以挂号网为“龙头”,带动整条智慧医疗产业链的发展,杭州湾信息港主任韩梦龙表示,挂号网就是健康谷里的“标杆”,现在起点做高了,以后聚拢而来的企业,也会“高大上”。

      在挂号网的发展版图上,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比如,未来他们还会尝试在网上销售处方药——而具有网上销售资格连锁药店的国药集团,也已经与杭州湾信息港签订战略协议,把国药华东区药品销售和物流中心落户于此,和挂号网比邻而居。

转型“重器”,支柱添新力

      与新兴电商挂号网的轻盈相比,萧山老牌的传统产业,也一直诉求在“重器”上求智创新,并继续成为萧山区域经济的支柱力量。

      在杭甬高速公路北侧的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一条无人生产线的上马,让“兆丰机电”迅速具备了年产500万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制造能力,在各种“笨重”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面前,董事长孔爱祥希望他的员工们,“能够像玩电脑一样,把工作做完。”

     “其他生产线要380名工人,但这条生产线把仓储人员也算在内,还不到50人,出力的都是机器人,做一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只要18秒,换作以前,起码要10分钟。”

       孔爱祥深知“生产节拍18秒和10分钟”的区别,“这不是时间和产能的问题,这是技术的问题,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极限在15秒,德国人做得到,如果我们能够再快3秒,就是世界上一流的企业。”

       循着这个目标,孔爱祥他们热衷在轴承行业技术上的钻研与领跑——这些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或来自瑞典ABB,或来自日本纳智,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的“大脑”以及部分零件,已经被重置和改装。孔爱祥说,“如果我全部用别人的东西,这套设备卖给我最起码要1亿元,以后还得跟着他走。这套设备买来时值3000万元,后期系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

       干成这件事的是“兆丰机电”自己的研究院,多年来,孔爱祥一直以一种宽容和许以重金的姿态,允许他们在轮毂轴承单元行业内大胆尝试。这家专业的研究院每年会研发出不少在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新产品,并迅速在车间内转化为生产力,“每年都有上百只新产品投放市场,新产品销售对市场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但孔爱祥对“兆丰机电”的智慧转型,并非仅仅停留在“机器换人”的简单模式上。就在这个月,一支由两名中科院院士和五名海归人员组成的“千人计划研究院”,就将正式入驻“兆丰机电”第三厂区。“我们做轴承做了17年,以后要从一家专业的轴承制造商,成为一家能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制造商。”

  信息经济,浪潮出机遇

       在浙江的经济版图上,萧山一直以“老班长”身份位列其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强县(市、区)”,多次蝉联“中国大陆极具投资地第一名”,在过去的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3.53亿元,总量居于全国前列。

       这其中很大的份额贡献,就是来自机械、化工、纺织等老牌传统产业,以萧山经济开发区为例, 今年上半年60%的经济贡献额来自传统产业,萧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勇芳表示,传统产业仍然占经济总量很大比例,因此,势必要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全面渗透、综合集成和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创新发展和智能发展。

       当然,在老牌产业智慧转型的同时,萧山也同样诉求信息经济产业的培育、引入与生态构建,并在未来形成气候。与滨江一路之隔的杭州湾信息港内,已经陆续引进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项目134家;在萧山新兴的信息经济版图上,中国移动智慧谷、中国健康智慧谷、中国农业智慧谷、中国智慧交通谷、中国阿里云创新园等智慧园区已经完成布局,并在将来形成涵盖多个产业的智慧链体……

      引入“智器”, 转型“重器”——对于传统产业体量巨大的萧山而言,“老班长”在当下面临信息经济新机遇而主动完成的转型样本意义,显然更被外界期待。